语文教学随笔

时间:2024-12-15 21:17:08
语文教学随笔15篇

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,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?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,语言灵动,婉而多讽。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随笔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语文教学随笔1

班里有一个学生,个子很高,方脸大耳,颇有将军之相貌。然读书较差,经常遭受学生的嘲笑,他本人也接受这样的现实,把自己定位于一名差生。

有一次,班里进行学习物品拍卖会,该生卖出了自己的一套新书,价格很便宜。我心里暗暗想:这个傻孩子,到底家里钱多,这么一套新书,竟然只卖了这么几元钱。但是作为主持人,我也不好说他什么。

但是,更傻的时候来了。

班里的一位姑娘式的男孩子站起来拍卖他的魔方,他说:我拍卖的魔方已经跟我一起度过了7年,我对他很有感情,很舍不得卖。我决定最低价7元卖了它,如果你要买的话,请举手。不过我补充一点,我的魔方已经破了一块。

“ 很诚实的孩子。”我心里暗暗想,“但是谁会花7元钱买一个破的魔方呢?你对魔方有感情,不代表别人也有感情的呀!”

正如我所料,班里所有的孩子都没有举手表示要拍这个魔方。他很难受,眉头开始皱起来了——哭,曾经是他经常使用的法宝,但是因为年龄大了点的缘故,他虽然很难受,但是还是没有哭出来。

这时候,那个我认为“傻”得可爱的学生站了起来,说:“7块钱就给我吧!”他说得是斩钉截铁,没有丝毫的犹豫。

当时大家都愣怔了一会儿,过不了一会儿,大家都会心得笑了。这笑里面有一个潜台词:原来是他呀,他傻,所以可以理解!——这样的理解,也包括我这位老师。

到了最后的教学环节:采访学生。

自然我第一个采访的就是这位“傻学生”。我问:你为什么要用7元钱买一个破魔方,要知道7元钱可以买一个新的魔方了?

他的回答是这样的:我知道。但是我还是要买,因为***(卖魔方同学的名字)是一个爱哭的人,再加上他的胆量很小,从来也不敢自己上台说话,今天好不容易上台了,如果没有人买,他会哭的!再说,我刚卖了书,我有钱,我也不缺钱。

听了他的话,一阵羞愧涌上我的心灵: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呀!当我们用最世俗的.眼光衡量一个人的成败得失的时候,我们往往把别人想得和自己一样。他的简单的理由在我们看来,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一种感动呀!

现实生活中,这样的感动越来越少,这样的“傻”越来越少,那么是否意味着发生在你我身边的“世故”、“成熟”、“成功”、“聪明”正一步步地蚕食我们内心的善良和友善呢?

语文教学随笔2

"教学做合一"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,陶先生认为"做"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,只有采用"做"这样的实践环节才能让"教"与"学"合一。陶先生"教学做合一"的思想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其指导意义。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"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,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,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。"即要让学生在大量的、丰富多彩的"做"中,感悟、习得,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。可以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具体的"做",将教师"教"授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与学生在应用中"学"得新知、提高能力的过程整合为一种综合的教学活动。

首先,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语文活动,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的各种"做"的活动应当是语文综合活动的基本内容。其次,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文活动,各学科与语文相关的"做"的活动都应该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。再次,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语文综合活动,各种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"做"的活动,也应该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。下面谈一谈笔者以"做"为中心进行三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一些体会。

一、紧扣教材"做",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

三年级首次出现了"语文综合实践活动"这个全新的内容,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却是完全陌生的。再加上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问题意识淡薄,他们还不太会主动引发问题进行思考。因此教师首先要紧扣教材,巧妙地设计和安排各种"做"的活动,缩短学生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距离,引发学生对于活动内容的高度关注,以此来落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。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的每一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,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途径,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可以紧扣每一篇课文展开。

1、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陶行知先生指出,唤起了兴味,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体,所以"学"和"乐"是不可分离的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各学科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,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。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、模仿能力强、直觉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,我们经常性地安排一些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。如在《陶罐和铁罐》、《亡羊补牢》、《惊弓之鸟》等多篇课文的教学中进行课本剧表演,在《比绝招队《东方明珠》等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"比绝招"、"小导游"表演等。这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熔知识性、趣味性、娱乐性于一炉,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、表现欲,锻炼了学生的胆量、气质,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情趣。

2、紧扣课文内容的制作活动

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双手、解放学生的头脑。紧扣课文内容进行各种有趣的制作活动既能让学生动手动脑,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。三年级课文中有不少制作活动的切入点,如学习《花钟》一课,可根据课文内容或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制作一个"花钟"。学习《一个小村庄的故事》一课后,可引导学生编写一张"保护绿色家园"手抄报等。在活动中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、版面设计能力得到了锻炼,审美、鉴赏、绘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。

3、紧扣课文内容的拓展活动

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课文,不是以传统一篇一篇"课文"的形式而是以一组一组课文的形式出现的。一组课文一个"主题气将一篇篇课文融合在一起,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,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除了可以紧扣一篇课文"做",也可以紧扣一组课文的主题进行设计,拓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。

例如三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五组安排了以"爱"为主题的.一组课文,我们在学习这一组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了"爸爸妈妈我爱你"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。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以下几个内容:向亲人邻居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:仿照课文内容写一份"爸爸妈妈的账单":为爸爸妈妈做一张感恩卡:请过生日的爸爸妈妈到学校汇报综合性活动的成果,共庆生日。这些活动内容,有的是这一单元中教材原来就安排的综合性活动内容,有的是结合教材拓展延伸的内容。这两方面的内容都紧扣教材,并体现活动的层次性,学生通过"学"课文能够初步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,然后通过"向亲人邻居了解"、"仿写爸爸妈妈的账单"等活 ……此处隐藏10749个字……》时让学生谈谈生活实践中由于诸多的不信赖而造成的诸多尴尬……

2、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。

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虽然都篇幅较短,但却字字珠玑、极富深意,因此应尽量让学生走过简单的文字背后来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,让学生在找词、找句、讨论、分析的过程中拓展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。

【案例】

在教学《钓鱼的启示》时,在初读的基础上,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:对于一个垂钓爱好者来讲要放走自己钓上的这条大鲈鱼真是不容易,你从哪里感受到我是一个十足的钓鱼爱好者呢?

生1:我是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的“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,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地翕动着” 作者把大鲈鱼说成是漂亮的,并且钓上来时是那么得意,那么有成就感,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。

师:哈,你真了解作者的心思。能钓上这样的大鲈鱼是每个垂钓爱好者的骄傲,他能不得意吗?

生2:我是从“我”当时的`神情中感受到的:我急切地问、我大声地争辩,然后在全都无效的情况下,我甚至用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。在课文中,作者为了这条大鲈鱼向父亲抗议、甚至乞求,这些足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十足的钓鱼爱好者。

师:你真会读课文,能联系课文前后来回答问题。

生3:我是从作者钓鱼时熟练的动作感受到的。

师:哦,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他动作的熟练呢?

生3:“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”“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,迅速把它拉上来”作者钓鱼时动作是那么熟练,而且知道钓到大鱼时不应马上拉钩,而是要和它耗着,否则鱼钩要断线。只有等它耗得筋疲力尽了才有可能把大鲈鱼钓上来。

师:啊,看来你也是个十足的钓鱼爱好者,因为你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。

生4:老师,我还可以从“晚上十点”感受到他是个十足的钓鱼爱好者。

师:哦,为什么呢?

生4:晚上十点作者还在钓鱼,这能说明他是个爱好者。因为十一岁的我们晚上十点时早在床上做美梦了,可他还在湖中的小岛上钓鱼呢。

生5:老师,我有补充。课文第一自然段中这样写着“有一天,像往常一样,我跟着父亲去附近的小岛上钓鱼”从“往常”这个词,我了解到作者是经常去钓鱼。而且在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样写道“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”晚霞是在傍晚时才有,傍晚大概是在下午5点钟左右,而现在他已钓到了晚上十点,足足钓了5个小时。这对一个11岁的小孩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。因此我说,他是个狂热的钓鱼爱好者。

师:哈哈,你真是厉害!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!居然能根据文章前后的词句分析得这样透彻,佩服佩服!

在这个环节中,尽可能让学生联系文章中简单的字词句去感悟“我”对钓鱼的喜爱,或者说是这条大鲈鱼对我的诱惑之大,讨论得越火越好。那么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是醉翁之意不在酒,为的是让学生更真切的体验放大鲈鱼的痛苦与不舍,为后面学生体验“道德抉择”的困难打下扎实的情感基础。像这样的环节在其他几篇课文中同样也可以用到很多。如:在《珍珠鸟》一课中,我们可以让学生站在珍珠鸟的角度多次的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,如第10自然段是让学生想象这时小鸟会说些什么?(补充)第13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珍珠鸟在梦中梦见了什么?(补充)通过这样的想象说话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。

3、活化语文教学的形式

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。在本单元教学中,我们可以通过感悟、讨论、辩论、朗读、即时写话、做书签等多种方式,激起学生阅读兴趣,加深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。

比如做书签,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。其实在“交流平台”中也有要求让学生编“生活启示录”的活动,但我觉得做书签比它有更好的效果。(做书签活动可以从学习第一篇课文开始延续整个单元的学习)在活动过程中,可以让学生搜集课文或课外书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,通过自己的巧手,把它制作成精美的书签,然后把它送给好朋友、好同学,甚至送给自己自勉。在这个活动中,学生搜集句子的时候特卖力,搜集的句子特富哲理,做的书签特精美、同学、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在这个时候变得特温馨,真是一举多得!

4、注重悟写结合的方法

通过本单元学习,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的小事中悟得深刻的人生哲理,得到利于一生成长的人生启示。这其实只是三维目标里的其中一个要求。只要我们细心发现,就会看到这几篇课文在表达方式上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:即课文都由情节性强的故事和从故事中提炼的道理这两部分组成。像这样的写作特点,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,去学习,去运用。因此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,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收获生活上的启示,更应让学生收获写作方法上的启示。

如在《落花生》中安排的“小练笔”: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,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?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。

在这个小练笔中,我们有这样几个点值得让学生来讨论:

A、只要你细心观察,《钓鱼的启示》、《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》、《落花生》这三篇课文在写法上都有一个共同点,你发现了吗?

B、这样由生动故事和得到的启示所组成的课文,你觉得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吗?

C、生活当中哪些事物也可以引起我们的启发?

事:蚂蚁搬家、蜘蛛结网、与同学约会而我未能准时到达……

物:梅花、竹子、荷花、蜡烛、小草、蜗牛……

那么通过这样的讨论之后,学生在写的时候,就能胸中有数,就能有话可写、有法可依了。

老师们,第四单元的教学,我想是尽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,观察生活、体验生活,通过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,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,活化语文教学的形式,注重悟写结合的方法,以促使学生多方位、多角度地来悟“道”,培养学生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。

语文教学随笔15

事业前途平淡中的无奈

玉门市管庄学校李秀兰

可以说,每个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都曾经有一番壮志宏图。有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校的领导,有的想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代名师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岁月的流失,工作的打磨,许多人的棱角光滑了,雄心没有了,壮志消失了,更多的是对事业前途失去了信心,在平淡之中无奈地工作着。因为他们发现,原来现实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遥远,在学校里并非你的业务水平高就能走上领导岗位,于是,这些人,有的向社会投降了,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人,更多的是变得冷漠甚至于消极反抗了。他们发现现实和自己的教育之梦距离太大了,必须在应试教育的.怪圈中旋转,否则就会遭受家长的指责,人们的不满,最好收起你那一套教育的乌托邦,回到可怜的现实中,为了生存麻木而机械地重复前人的劳碌,于是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掩藏了,只是如此工作着。当然也有少数辉煌灿烂的人物。教育氛围应该引起我们反思,为什么要让我们教师如此无奈地在平淡中工作,难道我们不需要激情烈火地点燃吗?我们不愿意在平淡中无奈地工作,我们同样需要阳光灿烂,生机勃勃,我们不愿意在灰色中流泪生活。

  20xx.09.25

《语文教学随笔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